一般人都知道拔河是一種團體競賽的活動,大多數的拔河都是在陸地上分兩隊互相較勁,但有一種拔河則是跟大海比賽,那就是早期存在於沿海各地的獨特補魚法─牽罟。
牽罟其實是用地曳網來捕魚,作業範圍都以沿岸沙灘為主,由膠筏載著漁網出海,在適當的地點下網並圍成一個半圓形,最後再由岸上的漁夫共同把網拉起,就完成一次的捕撈作業。因為其進行的方式是一群人在岸邊分兩組往海的方向拉繩,所以看起來倒像是跟大海拔河一樣,不過和真正拔河不同的是通常拔河都在幾秒間分出勝負,而牽罟則是要拉上個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才能把網拉上岸,其辛苦的程度可是高上許多。
牽罟的捕魚方式需要的是同心協力拉網,所以以往只要是參加拉網的,就能分得漁獲,對當地漁民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經濟活動,也是全村的大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動力漁船的發明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導致這樣的捕魚方式已經慢慢消失不見,不過有些地區仍然在從事這樣的活動,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經濟,而是轉變成一種觀光的休閒活動,讓不曾看過牽罟的人有機會可以親自體驗這樣的特殊漁法。
除了漁法隨著時間慢慢消失外,其實會這項傳統漁法的漁夫們也多垂垂老矣,一次活動下來看見的多半是年逾六十的阿公阿嬤,雖說常年討海的他們是老當益壯,但看見他們辛苦的扛著沉重的漁網也不禁讓人擔心這樣的活動之後會不會成為絕響,除了體驗特別的活動外,其實也提供給所有後生晚輩們一個對傳統文化的省思。
(圖、文/謝燕豪)
宜蘭市壯圍遊:
http://260.travel-web.com.tw/